遇到職場性騷擾怎麼辦?職場性騷擾法規、申訴與防治一次釐清

在工作中遭遇不當對待,卻因為害怕影響升遷、被貼標籤而選擇沉默,這樣的情況你是不是也聽過,甚至曾經經歷過?隨著社會對職場性騷擾的關注提高,大家對勞工權益也越來越有意識。了解什麼是職場性騷擾、怎麼提出職場性騷擾申訴,以及企業該怎麼做好職場性騷擾防治,都是打造安全工作環境的重要關鍵。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認識職場性騷擾法規和處理方式,幫助自己和身邊的人更有底氣、勇敢面對。
職場性騷擾風險評估與預防指引
職場性騷擾不只傷害員工的身心健康,對企業整體形象和內部文化也會帶來長遠的影響。打造安全友善的工作環境,不能只靠事後處理,更重要的是事前的風險評估與預防機制。以下整理了幾個該注意的職場性騷擾防治重點,一起來看看有哪些不可忽視的細節吧!
什麼是職場性騷擾?與其他不法侵害的區別
「職場性騷擾」是指在工作環境中,透過言語、行為或暗示,讓你因性別或帶有性暗示的內容感到不舒服、被羞辱或受到敵意對待,就有可能構成職場性騷擾。它跟職場霸凌、暴力、威脅等其他不法行為不同,性騷擾通常比較隱晦,或曖昧方式出現,沒有明顯的肢體衝突,卻會對個人心理造成深遠影響。因為受害者常常會擔心報復、被羞辱,甚至是不被相信,這些顧慮,往往讓性騷擾事件容易被忽略或壓下,進而讓問題持續擴大,甚至讓更多人受害。
不是只有暴力才算侵害
根據勞動部推動的職場四大計畫新指引中,性騷擾已被明確列為4種常見的職場不法侵害之一,與職場暴力、霸凌及就業歧視並列。雖然型態不同,但都會對員工身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破壞整個職場的安全和信任感。也因為性騷擾常落在法律灰色地帶、表現手法也比較隱晦,如果企業沒有及早辨識與處理,將導致更深層的職場傷害。
〈延伸閱讀:遇到職場不法侵害怎麼辦?構成要件、處理流程一次看!〉
職場性騷擾不只一種!懂這些「潛在危機」才能保護好自己
你以為的職場性騷擾只有動手動腳嗎?其實它像變色龍一樣,會以各種形式悄悄出現,從不經意觸碰、暗示性語言,甚至利用職權進行控制,都有可能構成職場性騷擾。了解這些不同類型,才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也能勇敢為他人挺身而出!
哪些行為算「越界」?常見職場性騷擾類型
- 言語性騷擾:你身邊是不是也有愛開黃腔、對同事的外貌或穿著作出性暗示評論,或講黃色笑話的人?這都屬言語性騷擾。最可怕的是,這些行為常被說成「只是開玩笑」,但對當事人來說,卻是造成極大的不舒服和心理壓力。
- 行為性騷擾:像是摸肩、摟腰、強行擁抱,甚至強迫觀看猥褻圖片或影片,都屬於行為性騷擾。這類行為明顯侵犯身體界線,早已超出一般社交互動的範圍,是法律上明確禁止的職場性騷擾行為。
- 非語言性騷擾:私下傳送淫穢圖片、影片和動圖,或在工作場合中,做出性挑逗或暗示性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即使沒有直接的言語或碰觸,這些非語言性騷擾一樣會讓人感到被侵犯、不舒服。
- 濫用權勢型:這種情況最常發生在主管對下屬,提出和工作無關的私人要求,像是強迫陪同出席應酬、要求進行曖昧互動等,當事人因為職位壓力無法拒絕,這就屬於權勢性騷擾的一種。也是職場性騷擾法規特別強調的重點,因為權力不對等,受害者往往更難說「不」,也更不容易申訴。
職場性騷擾風險評估:如何判斷「嚴重等級」?
當發生職場性騷擾事件時,企業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綜合考量以下幾個因素,才能有效判斷事件的嚴重等級,並採取適當的職場性騷擾防治對策:
- 嚴重程度:騷擾行為涉及身體接觸、強迫擁抱,甚至要求性行為或交易等,對受害者身心都會造成重大創傷,這種情況通常被列為高風險,企業必須立即介入與處理。
- 權力落差:當職場性騷擾行為來自主管、上司等掌握考核、升遷權力的人,受害者大多會因為職場壓力難以拒絕或申訴,使風險與影響層級升高,屬於權勢性騷擾,處理上需要更謹慎。
- 事件頻率:單次事件可能就已造成嚴重傷害,但如果騷擾行為持續發生或反覆出現,將對受害者造成長期心理壓力與焦慮,甚至影響工作表現與職涯信心。這類狀況已屬高風險,是職場性騷擾防治的重點監控指標,企業應主動介入並立即啟動相關處理與改善機制。
- 暴露範圍:騷擾行為發生在公開場合、群組對話中,或被多位同仁知悉,會加重受害者的羞辱與心理負擔,也會影響整個工作環境的氛圍與信任關係,屬高影響風險因子。
- 心理影響:即便行為者主觀無惡意,只要讓當事人感到不舒服、被冒犯,甚至產生恐懼和焦慮,就可能構成職場性騷擾。進行風險評估時,應重視受害者主觀感受與實際反應。
不是只有肢體碰觸!職場性騷擾4大案例看懂隱性風險
職場性騷擾案例1:敵意工作環境性騷擾
某醫院麻醉科護士向院方申訴,指控同科醫師持續對她進行性騷擾,然而院方態度消極,未積極調查處理。反而讓申訴人遭同事排擠、冷嘲熱諷,被迫調職且調薪幅度明顯低於同儕。更令人錯愕的是,騷擾者反而獲升任代部長。院方未善盡維護無歧視工作環境責任,形成敵意工作環境,申訴人遂提起申訴。
職場性騷擾案例2:尾牙活動長官的不當肢體接觸
歲末尾牙,一名員工在活動現場,被長官不當肢體碰觸,當下雖然覺得很不舒服,但礙於對方職位不敢當場反抗。事後仍感不適並請假休息,經直屬主管了解後,提議陪同向人事單位反映。最後雖未正式提出職場性騷擾申訴,但這件事反映出受害者面對權力不對等時,心理壓力與處理困難讓申訴變得困難重重,也讓職場性騷擾防治變得更有挑戰性。
職場性騷擾案例3:遇到職場連續觸碰與訊息騷擾
一名職員主要負責公司物品管理,多次被同事在遞交物品時觸碰手部,起初以為是無心,但類似情形頻繁發生,甚至下班後還收到性暗示訊息,讓她感到焦慮與恐懼。曾委婉提醒對方,但情況未見改善,最終向人事單位提出申訴,尋求保護與協助。這件案例提醒我們,職場性騷擾防治的範圍很廣,在網路上的互動也要注意分寸。
職場性騷擾案例4:孕期成為被解雇的理由
B小姐任職總經理特助期間,向公司告知懷孕消息,沒想到公司卻在不久後對外招募新人替代,並於新助理報到前夕,通知B小姐因無法勝任工作而遭資遣。此行為被認定為違反《性別平等工作法》,屬於懷孕歧視,並依法處罰。
企業有責任防治職場性騷擾?不能不知道的法規與義務
企業有責任防治職場性騷擾,不只是遵守法律,更是打造安全友善工作環境的關鍵。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第12、13條及勞動部的相關規定,不同規模的企業防治要求也有所不同:
不同規模企業,職場性騷擾防治要求也不一樣!
小型企業職場性騷擾申訴處理指南(30人以下)
雇主應與勞工代表共同組成處理小組,進行調處或調查。考量小規模企業人力資源有限,可委託外部具專業背景人員協助處理。調查過程必須保密,保障申訴人與被申訴人的權益,並視案件嚴重程度,適時請求警方介入協助。
中小企業職場性騷擾申訴調查要點(未滿100人)
接獲通報3日內須成立處理小組,小組成員至少3人,建議納入具法律、心理或醫療專業背景的外部人士,提升調查專業性與公信力。整個調查過程要讓勞工代表參與,並在2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1個月。全程同樣需保密處理,避免二度傷害。
大型企業職場性騷擾申訴處理規範(100人以上)
處理小組應於事件通報後3日內成立,成員至少3人,其中2人需為外部專家,具備法律、心理或醫護等背景。調查會議召開時,外部專家與整體出席人數都需過半,調查時限同樣為2個月內,必要時可再延長1個月。
收到職場性騷擾申訴怎麼辦?企業正確處理流程一次看
企業收到職場性騷擾申訴時,應立即啟動處理程序,如果員工疑似受到性騷擾,應盡速向人資或主管通報,或透過申訴專線、電子信箱等管道反映。公司接到申訴後,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通報登記,並在3日內召集人資、法務、主管、安衛人員和勞工代表組成調查小組,展開公正調查。
調查完成後,依結果提供法律協助、對違規者做出懲戒,甚至根據醫療建議調整被害人的工作安排,讓員工感受到支持和保障。此外,公司還要檢討與改善相關預防制度,且將處理紀錄留存至少3年,防範未來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遭遇職場性騷擾怎麼辦?從申訴到自保,你可以這樣做
面對職場性騷擾,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忍耐,怕被貼標籤、怕事情鬧大,最後選擇沉默。但請記住,你不是一個人!除了找信任的同事或主管聊聊,還可以怎麼做呢?
走內部申訴管道前:先搞懂這些關鍵,保護自己不吃虧
走內部申訴管道前,最重要的就是收集證據,像是保留LINE截圖、Email紀錄、錄音都保存起來,並記得把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細節都詳細記錄下來,這些都能成為你申訴的有力證據。
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企業必須建立申訴制度,至少設有匿名或書面申訴窗口,讓你能安全地反映問題。你可以向人資、主管或公司性平窗口反映,如果不確定怎麼做,或是不想自己單獨面對,也可以向工會、勞動部等專業機構,能提供你協助和法律諮詢,避免自身權益受損。
外部支援資源怎麼找?政府申訴管道與免費協助一次整理
如果內部無法解決,或公司制度不健全,還有很多外部支援資源可以協助你。你可以向所在地勞工局、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性別平等會等政府單位通報,這些單位都設有匿名申訴專線,能夠妥善保障你的隱私與安全。
如果需要實際協助和諮詢,可以善用勞動部性別平等工作網、衛福部保護服務資源中心,以及各地勞工局和婦女福利中心,也都有提供免費的法律諮詢、心理輔導與必要協助,讓你不再孤單面對。
你不是太敏感,最懂你的職場性騷擾Q&A來了
Q1.我只是覺得不舒服,沒什麼明確證據可以申訴嗎?
可以。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是否構成職場性騷擾,主要以受害者的主觀感受為判斷標準。即使沒有明確證據,只要當事人感到不舒服,就可提出申訴。法律重視受害者的感受與權益,鼓勵員工勇於反映疑似性騷擾情況。當你提出申訴後,企業也須依法啟動調查程序,全力保障你的權利和職場安全。
Q2.怕被公司秋後算帳,或列為麻煩人物怎麼辦?
不用擔心,《性別平等工作法》第36條明文規定,雇主不得因為員工提出申訴,而解雇、降職、減薪,或施以其他不利處分。如果不幸遭遇違法待遇,你可以直接向當地勞工局檢舉,尋求法律保護,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Q3.公司沒性騷擾申訴流程,可以找誰?
有些公司可能比較小,或者剛好沒有明確的職場性騷擾申訴流程,你可以直接向地方勞工主管機關,例如勞工局提出申訴,或撥打113保護專線尋求協助。申訴時,務必記得前面提到的收集證據,保留相關通訊紀錄、錄音或書面資料,以利後續調查及維權。
Q4.離職一年了,還能申訴職場性騷擾嗎?
可以。根據《性別平等工作法》規定,職場性騷擾申訴不受在職與否限制。即使離職一年後,受害者仍可向前雇主提出申訴,法律未訂明明確期限。只要是工作場所發生的性騷擾行為,都享有申訴權利,保障受害者追求公正與權益。
從性騷擾防治到職場健康,陳醫師陪你打造ESG友善企業
想要真正預防職場性騷擾,不只靠制度和法規,更要把「人」放在核心,建立一套能落實、能持續的職場性騷擾防治機制。陳醫師多年來投入職場健康促進領域,獲得官方與企業多方肯定,協助許多公司建立完整的預防制度。其獨創的「FEED ATOMS 進食原子原則」控糖減重周全性策略,更把預防醫學理念帶入職場,提升員工整體健康與心理安全感。讓我們一起打造零性騷擾、零壓力的友善職場,立即聯絡我們,了解更多!
〈延伸閱讀:績優職場是什麼?與健康職場的差別?掌握績優健康職場實踐方法〉
〈延伸閱讀:職場健康促進對企業好處多,全面了解認證申請流程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