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離輻射的職業危害:從生物效應、健檢規範到真實案例解析
游離輻射的職業危害,不僅在於其對人體的生物效應,更潛藏於實務管理的疏漏之中。本文將會詳細介紹游離輻射的相關重點,涵蓋游離輻射作業的定義、健康危害、特殊健康檢查規範,並特別分享關於Po-210暴露的職場實務案例分析及造假TLD佩章導致罹癌重大職災事件。
〈延伸閱讀:臨場實務看不見不過你依舊存在~之【游離輻射危害及預防】〉
游離輻射作業定義、劑量與危害類型
游離輻射在醫療、工業與能源領域中無所不在,當我們談論「游離輻射」時,我們究竟在防護什麼?人體會如何受到影響?本段將介紹游離輻射的定義、劑量、單位、危害等詳細資訊。
〈延伸閱讀:化學品噴濺處理!提升職場安全,急救流程和藥物一次看!〉
游離輻射定義與作業範圍
游離輻射是指直接或間接使物質產生游離作用的電磁輻射或粒子輻射。游離輻射作業是指任何引入游離輻射源或曝露途徑等使人們受到游離輻射曝露之活動,包括:對輻射源進行持有、製造、使用、運轉、維修、拆除、處理、運送等活動。
〈延伸閱讀:職業安全衛生怎麼做?認識職業安全重要性,守護職場安全!〉

游離輻射高風險暴露職業
關於游離輻射的高風險暴露職業,包括醫院放射線部、核子醫學部、放射治療部(如心導管室、開刀房)、核電廠、反應爐及加速器、非破壞檢測、礦場、地底工作、高空飛行及石油精煉等。

游離輻射劑量與單位
評估人體所受輻射傷害程度時,必須綜合考量游離輻射型態、總劑量、暴露時的遮蔽物、人體的暴露位置以及暴露時為急性或慢性等因素,數字越大對人體的危害越大。
-
吸收劑量 (Absorbed Dose):單位為戈雷(Gy),指單位質量物質吸收的輻射平均能量。
-
等效劑量 (Equivalent Dose):單位為西弗(Sv),指組織或器官的吸收劑量與射質因數或稱輻射加權因數)的乘積。
-
射質因數:數值愈大,表示對人體影響愈大。X射線、β射線、γ射線的射質因數為1,而α射線的射質因數高達20。
-


游離輻射的健康危害分類與生物效應
游離輻射對健康的影響既複雜又多樣。當這種高能量穿透人體時,它究竟是如何在微觀的細胞層級造成傷害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傷害所引發的生物效應並非都遵循相同的規則;有些後果的嚴重性與劑量相關,有些則更像是一種機率問題,本段落將深入解析這些不同的危害機制與效應分類。
游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機制是透過兩種途徑:
-
直接傷害:造成DNA單股或雙股斷裂,若無法修護,將導致遺傳效應或細胞死亡。
-
間接傷害:產生如過氧化氫等氧化壓力的自由基,對細胞與胞器造成傷害。
游離輻射的傷害分為:
- 確定效應 (Deterministic Effects /組織反應):導致組織或器官的功能損傷,其嚴重程度與劑量大小成比例增加。此類效應可能有劑量低限值。長期暴露(延遲效應)可能導致白內障、不孕、血液病變、甚至癌症。
- 延遲效應:長期接受低劑量輻射暴露,短期內觀察不到游離輻射造成的生物效應,但是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出現白內障、不孕、血液病變、癌症等。
- 機率效應 (Stochastic Effects):指致癌效應及遺傳效應,其發生機率與劑量大小成正比。此類效應的發生無劑量低限值。
- 遺傳效應:指游離輻射使人體生殖器官基因突變或染色體變異,而使其傷害延及到後代子孫。

人體器官對游離輻射的敏感度差異:
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對游離輻射的敏感度不一樣,所收到的傷害效應也同樣會不同,以下為較為敏感的組織、器官介紹:
-
高敏感度: 胎兒、生殖腺、淋巴組織、骨髓、脾臟。
-
稍高敏感度: 消化道、皮膚、水晶體。

急性輻射症候群(ARS)劑量反應:
-
短時間、大劑量 (>2 Gy) 的全身暴露會導致ARS。
-
造血症候群:發生在1~8 Gy,周邊血液中淋巴球會在數小時內數量明顯減少。暴露劑量若達3.5 Gy,未經治療的病患60天內的死亡率高達50%。
-
250 mSv以下的單次全身暴露,雖然無察覺症狀,但會少量增加致癌與遺傳效應的風險。


游離輻射的健康檢查重點與管理規範
法定特殊健康檢查項目及重點
游離輻射作業屬特別危害健康作業,需實施特殊體格檢查和定期健康檢查。
-
既往病史:需調查血液、皮膚、眼睛、內分泌及生殖系統疾病。
-
身體檢查:需特別注意眼睛(含白內障)、甲狀腺、皮膚、神經系統等。輻射引起的進行性不透光(如白內障)的最低單一輻射劑量約為2 Gy。
-
實驗室檢查:血液常規(造血系統對輻射敏感,單一劑量小至0.5~1 Gy 就會造成明顯反應,先是淋巴球數目減少)、甲狀腺功能 (free T4及 TSH)、肝腎功能(ALT及肌酸酐)。



游離輻射劑量監測與限制
雇主須對輻射工作人員實施個別劑量監測(佩帶人員劑量佩章,原則上監測週期為1個月),同時也需要針對作業場合的游離輻射曝露危險程度來調整監測週期。
人員劑量佩章TLD(熱發光劑量計)是什麼?
TLD 是一種被動式偵測器,專門用於測量輻射工作人員(如醫院放射科人員、核電廠員工等)在工作期間所接受的「游離輻射」累積劑量。其主要目的是監測並確保工作人員所受的劑量符合法規的安全限值。


職業暴露劑量限度(暫停暴露標準):
-
成年工作人員:每連續五年週期之有效劑量不得超過100 mSv;任何單一年有效劑量不得超過50 mSv。
-
眼睛:眼球水晶體之等價劑量一年內不得超過150 mSv。
-
血液異常暫停:若白血球數小於4,000 /L且劑量值> 1 mSv者,應考慮工作限制或暫時停止游離輻射作業。



游離輻射健康管理之分級建議
特殊健康檢查結果分為四級管理:
-
第三級管理:檢查結果異常,且異常項目符合游離輻射作業的健康危害表現(如血球數減少、疑似白血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癌、輻射性皮膚炎、肺炎或白內障等),但無法確定與工作相關性,應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
-
第四級管理:檢查結果全部或部分異常,且異常項目符合游離輻射作業的健康危害表現,並經醫師綜合判定為與工作有關者。
母性健康保護
雇主不得使妊娠中勞工從事有害輻射散布場所之工作。妊娠中輻射工作人員,其賸餘妊娠期間下腹部表面之等價劑量,不得超過2mSv。雇主應確保其胚胎或胎兒接受與一般人相同之輻射防護 (年有效劑量限度1 mSv)。對於育齡女性非急迫性的下腹部放射檢查,建議盡量安排在最近次月經來潮起10日內執行(10日法則)。
〈延伸閱讀:母性健康保護守住孕期職場5大關鍵,讓孕媽咪安心工作不慌張〉

游離輻射案例分析分享1:Po-210與TLD佩章的極限
職場實務中,某些電子業或晶片檢測製造業會使用靜電消除器 (static eliminators) 來去除晶片上的靜電,而這些靜電消除器的射源可能是釙-210 (Po-210)。此類案例揭示了傳統游離輻射監測工具的限制。
〈延伸閱讀:臨場實務【游離輻射危害及預防】法定熱發光劑量計(Thermo Luminescent Dosimeter:TLD)之重要性〉
Po-210暴露的特殊風險
-
輻射類型:釙-210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元素,其發射的游離輻射幾乎純粹是α粒子。
-
體外無害:α粒子的穿透力極差,無法穿透紙張,連人體皮膚都穿不過去,因此無法造成體外輻射危害。
-
體內劇毒:若Po-210經由攝入或呼吸途徑進入人體內,由其體內發射的 α粒子將會擾亂細胞結構,破壞DNA並引發細胞死亡。由於α射線的射質因數高達20,其體內危害性極高。

法定監測的局限性
-
熱發光劑量計(TLD)的極限: 法定要求輻射工作人員佩戴的熱發光劑量計(TLD)主要用於監測X射線和其他強穿透輻射線。TLD佩章不適用於弱穿透輻射,因此無法偵測Po-210發射出的α粒子射線。
-
體內偵測困難:此外,即使Po-210沉積在體內,也十分困難以標準的輻射偵檢儀器或如全身計數儀等較靈敏的偵檢器去偵測。
游離輻射監測建議
由於TLD無效,對於此類潛在內部污染的游離輻射作業,體內輻射劑量的度量必須藉由全身計測或生化分析等方式,度量入侵體內的放射性核種活度,再以相關的體內劑量軟體評估劑量。
游離輻射案例分析分享2:TLD佩章的重要性
游離輻射作業中熱發光劑量計(TLD佩章)的法定重要性,本案例為雇主造假劑量報告導致員工罹癌死亡的重大職場實務案例:
一、游離輻射佩章的法定重要性與功能
-
法定強制監測:根據《游離輻射防護法》第15條規定,雇主有責任對輻射工作人員實施個別劑量監測。此監測目的在於確保員工所受職業暴露不超過劑量限度並合理抑低。
-
專屬個人佩章:熱發光劑量計(TLD或稱人員劑量佩章,是輻射工作人員應佩帶的專屬個人使用劑量計。
-
反映實際劑量:佩章用來反映人員在輻射工作場所實際接受的劑量,其檢測結果需扣除背景劑量。
二、 職場實務案例:弘霖公司造假事件
弘霖工程檢驗公司(從事非破壞性檢測,主要為放射照相檢測業務)發生重大職業災害事件:
-
集體罹癌與死亡:該公司在數年內傳出4名游離輻射作業員罹癌,其中 3人病逝,受害者多為30歲至40歲的青壯年。其中一名喪命的吳姓員工罹患急性白血病。
-
雇主造假行為:該公司從2008年起,長達10年實施造假。陳姓負責人指示員工平時不要配戴輻射佩章,藉此不讓員工因劑量超標而停工,並逃避職災責任。
-
欺騙主管機關:負責人將假造的輻射佩章送往中華民國輻射防護協會檢驗,並將報告上傳至原能會的劑量資料庫系統,藉此騙過原能會。員工證詞證實,輻射佩章統一保管,只有稽核時才會戴上,因此部分佩章數值甚至為0,無法反映真實接收劑量。
-
危害結果:檢方發現,喪命的吳姓員工在2011年至2017年間的健檢已出現白血球、紅血球數不足的現象,這符合急性白血病的先驅症狀。
-
法律處置: 檢方認定陳姓負責人使員工暴露在輻射環境,最終依過失致死罪、行使業務上登載不實文書、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文書等罪嫌起訴。
〈延伸閱讀:發生職災該怎麼辦?企業與勞工必知準則,預防並遠離職業傷害!〉
結論
從Po-210暴露案例中α粒子的監測局限性,到弘霖公司長達十年的TLD佩章造假事件,這兩起真實案例血淋淋地揭示了游離輻射防護的兩大核心:「監測工具的極限」與「管理制度的誠信」。
法規所要求的TLD佩章與特殊健康檢查,都只是防護的「最低標準」。真正的「職場健康」價值,體現在職業醫學的專業判斷上,儀器與法規是冰冷的,但職場健康服務是有溫度的。它不僅是保護員工福祉的防線,更是協助企業規避重大職災、落實誠信經營、維護寶貴人力資產的關鍵夥伴。如果讀完本篇,有任何相關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延伸閱讀:職場健康促進對企業好處多,全面了解認證申請流程及幫助!〉
